1、馬玉蓮流落甘州城
馬玉蓮,四川省南江縣人,沒有參加紅軍前是個童養媳,1933年15歲時就參加了紅軍,第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她先被編到紅四方面軍三十一軍列寧縫紉工廠,后來調到供給部被服廠,還在文工團工作過。渡過黃河后被編入婦女團,任二營一連的指導員兼政治干事。
西路軍兵敗祁連山中??偛棵顚⒉荒苡玫臉屩дǖ?,其余的槍彈收回,不能落在敵人手中。供給部給她們發了點白銀、大煙,給連、排干部分別發了一兩顆手榴彈,以備急用。她們按照上級指示,召開全連會議。連長、排長都犧牲了,只剩下兩個班長和二三十個戰士。她們將白銀和煙土發給個人,并動員大家堅持斗爭下去。部隊出發,身強力壯的走在前面,婦女和傷員跟在后面,不準咳嗽,不準講話。馬家軍突然出現,把后面的婦女和傷員攔腰截斷。大家拼的拼,跑的跑……
馬玉蓮同鄭蘭英、年明秀、楊秀英等戰友一起將打光子彈的槍支拆散,跳下了幾十米高的懸崖。不知過了多久,馬玉蓮從昏迷中醒來,頭部已嚴重撞傷,她們跑到一個煤窯里躲起來。寒風狂吼,她們在煤窯里凍得受不了,只好下山。她兩只腳凍得紅腫化膿,又兩天兩夜沒有吃東西,還發著高燒。她和楊秀英相互攙扶著走了10多里,傷勢很重的楊秀英終于離她而去了。她們被馬家搜山部隊抓住,押到張掖城南關回民店,先是搜身,后又遭受拷打和凌辱。
張掖東校場,一群紅軍被押到面前早已挖好的一人多深大坑前。劊子手揮舞大刀,連砍帶推。馬玉蓮個子小,站在人群中,只覺后背被推了一下,頭上被砍了一刀,就不省人事了。
馬玉蓮漸漸蘇醒,和幾個沒斷氣的人推開壓在身上的尸體,爬出了坑。她說:“同我一起出來的有七個同志!”聲音酸澀而哽咽。
她拖著滿是傷痕的雙腿,討飯到了大、小灣一帶。一位給地主家做飯的婦女告訴她,民團正在抓人,讓她躲進這家地窖。搜捕的過去,她從窖里出來。
幾個月過去了。夏日的一個中午,戈壁灘熱氣蒸騰,她頭上、手上的傷口全化膿了,上面爬滿了蒼蠅,她連擺手驅趕一下蒼蠅的力氣都沒有。她被一個放羊的老鄉悄悄背回家,又活了過來。
堿灘有個年輕人在平山湖放羊,牧民們勸他倆成親。結婚那天,她放聲大哭了一夜,又大病了一場。她知道,有了這個小家,就很難再回到紅軍大家庭了。
在平山湖的第二年,她生下兒子邢滿山,可是平山湖并不太平,她因頭上的槍傷又被民團抓去了。丈夫找了保人才把她放出來。堿灘的婆婆想看看從未見面的兒媳和孫子。三人回家看望老人,到家第三天馬家兵又來搜人。她和丈夫、孩子匆忙從后院墻洞逃走,婆婆卻被活活打死。
(馬玉蓮的七個子女合影,馬玉蓮兒子邢滿堂供圖)
2、一家三代接力守護白城子紅軍遺骸
每到清明節,張掖市市民王紹東都會來到甘州區白城子村為一座無名烈士墓掃墓,而每次掃墓前,王紹東都會先去感謝當地村民陳宗新一家。
王紹東的父親王懷文曾經是一名從四川參軍的紅軍西路軍戰士,而陳宗新一家世代居住在祁連山腳下,一場險些被遺忘的戰斗將兩個家庭聯系到了一起。
1937年1月28日,西路軍紅9軍一支300多人的部隊奉命向祁連山進發,以便策應大部隊返回倪家營子。然而這支部隊抵達祁連山腳下的村莊白城子之后不久,就被敵人重兵包圍。
激戰當中,當時任通訊排長的王懷文躍上戰馬帶領戰友往外突圍。
事后統計,這次戰斗中絕大部分西路紅軍犧牲在了這里,包括王懷文在內只有10多名戰士沖出了包圍。
雖然這支紅軍隊伍到達白城子時間不長,但是當地老百姓都知道紅軍是窮人的隊伍,這些“紅娃娃”是好人。戰斗結束后,看到紅軍遺體被拋棄在荒野,陳宗新的爺爺萬分心痛,冒著風險把紅軍戰士的尸骨收斂起來埋在了自家的地里,從此一守就是三代人。
新中國成立之后,在黨史部門收集整理紅軍西路軍歷史時,沒有人了解到這段主戰場之外的小戰斗。
直到1983年春天,當時王懷文的兒子王紹東有一次來白城子村辦事,偶然看到了這里有座很不起眼的紅軍墓,便回去告訴了自己的父親王懷文,沒想到父親王懷文聽完之后嚎啕大哭。
第二天早上,王紹東騎著自行車,帶著身體已經非常虛弱的父親,騎了50多里的路程來到了這座紅軍墓前。
當時的紅軍墓只是一個小墳堆,并沒有眼前這個紅軍烈士墓碑。面對著昔日戰友小小的墳堆,近70歲的王懷文哭倒在戰友的墳塋前。那些曾經一起爬雪山過草地的戰友,本該和他一樣共享幸福時光,可最終卻把年輕的生命留在了這片異鄉的土地上。
從那次祭奠之后,身懷殘疾的王懷文多次主動將自己知道的歷史真相向政府反映,后人才慢慢了解到了白城子戰斗的具體細節。
因為行動不便,晚年王懷文再也沒法親自來為戰友祭奠。但是他每年都叮囑兒子清明節的時候都要來為這200多名死難的戰友祭奠。而當王紹東偶然間知道了陳宗新一家三代都為紅軍烈士守墓的事跡之后,他每次來都會抽空去陳宗新家看一看。因為沒有陳宗新一家三代的守護就不會有今天白城子烈士紀念碑。
(2018年9月,王紹東在張掖和重走紅西路軍者湯華明、蘇強、盧成錫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