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饑腸轆轆時羊販子來了
紅二十五軍來到華池時,南梁中心蘇區正處于反“圍剿”斗爭的艱難時刻,國民黨在這一帶搞無人區,強制群眾搬離山區,毀壞村莊,這里人煙極少。紅軍的南方口音當地老百姓很難聽懂。因此,紅二十五軍在華池縣子午嶺森林中翻山越嶺時,沒有遇到一個群眾,沒有碰到一個村莊,背的干糧吃光了,全軍吃不上飯,很多戰士餓的昏倒在路上。
華池縣大鳳川
部隊行進至華池縣大鳳川一帶時,忽然發現一個羊群,大約有幾百只羊。原來是販羊的老百姓正在趕羊。紅二十五軍領導人程子華、徐海東等與羊販商量,請求購羊給戰士充饑。從簡單交談和手勢比劃交流過程中,羊販子漸漸明白了這支隊伍與南梁劉志丹的紅軍一樣,都是窮人的隊伍,不過這支紅軍是從南方來的。于是,他爽快地答應了紅軍的要求,將整群羊賣給了饑腸轆轆的紅軍戰士。
有了老百姓的500只羊,紅二十五軍將士立即動手做飯,吃起了羊肉。沒有鹽,鍋也少,有臉盆的就用臉盆煮,沒有臉盆的,把羊肉切成薄片放在石板上烤,有的拿羊腿放在火上烤。這群羊,使得饑腸轆轆的紅二十五軍將士精神煥發,繼續踏上征程。
2、華池老鄉熱情接待紅軍
鐵角城地處高原深處,當地群眾大多以養羊、種玉米、蕎麥、谷子為主,距離華池縣縣城90多公里,是通往隴東的唯一捷徑,自古便成了商賈行程要道,做販鹽、皮毛、甘草生意的人,都要從這經過,久而久之,這里也成為陜甘兩省、三地、四縣生意人的重要邊貿市場。很多當地村民便開起了車馬店,供來往客商臨時住宿。當時家住華池縣喬川陶岔村的村民秦滿庫家里就開著一個有十幾孔窯洞的車馬店,家境在當地頗為殷實。受來往客商的影響,店主秦滿庫見多識廣,對紅軍也有一定的了解。得知紅軍長征路過陶岔村,秦滿庫隨即拿出6石黃米、黑豆(約1500斤),主動捐給紅軍,紅軍向鐵角城一帶開進時,他又趕著4頭黃牛、50只黑白山羊送給了紅軍。
如今,秦滿庫擁軍的故事依然在當地傳為美談,提起秦滿庫時,知情的群眾紛紛豎起了大拇指,“八路軍、解放軍,秦滿庫也都支援過?!?/span>
不止秦滿庫,當地的很多群眾在紅軍長征路過時,雖然家境貧困,難以溫飽,但都傾盡所有給予資助。據當地群眾講,紅軍長征過境時,曾留下一本冊子,上面詳細記載了當地群眾資助糧食、草料、軍鞋以及牛羊等數量。但這本冊子卻不知所蹤。據《華池縣志》記載;1936年,為支援紅二、四方面軍長征到達陜北,華池縣全縣每家平均做軍鞋1雙,多者1家達到20雙,均不要任何報酬。1946年秋,華池縣群眾自籌材料,為中原突圍回到隴東根據地的三五九旅做軍鞋1000雙。同時,華池縣群眾海捐獻羊毛做棉衣、織襪子、織手套,支援前線。解放戰爭中,解放軍過境部隊和地方干部給華池縣群眾留下飯條,全國解放后,華池縣人民政府用了3年多時間才清理登記完畢。
紅軍路過此地時,紀律嚴明,深受擁戴,當地群眾曾這樣稱贊:“紅軍路過,狗不咬,雞不叫,人不逃?!?/span>
紅軍離開時,一位戰士因傷重不治,犧牲在陶岔的一個碾子窯里。秦滿庫帶領鄉親們將烈士遺體掩埋。有3位紅軍戰士遭敵機轟炸,在賀渠英勇犧牲,還有1位紅軍戰土因受傷掉隊被敵人殺害。當地鄉親們滿懷悲痛,將4位烈士的遺體進行了安葬。
3、一碗蕎剁面
1930年秋天,劉志丹來到南梁,為實現在南梁地區建立革命根據地的愿望,深入考察這里的經濟、政治及群眾生活狀況,他和馬錫五一道,鉆梢林,爬高山,食野果,飲山泉,踏遍了南梁數百里梢山,研究南梁的地理環境,從平定川、瓦子川到柳溝、麻地臺川、金岔溝、荔園堡、南梁堡、東華池……走村串戶,訪貧問苦。當地的貧苦農民就像見到了久別的親人一樣對待他們。劉志丹也被人們稱作“活地圖”。
劉志丹
在平定川,有個老楊村,只有幾戶人家,劉志丹太白鎮收槍后成立起來的隊伍,曾在這里居住過,和村里的群眾都很熟悉。這次又來到這個村莊,劉志丹倍感親切。他引著馬錫五走進當時他住過的劉大娘家里,本來想喝口水,看望一下劉大娘,說說話就走。但是當劉大娘看見劉志丹和馬錫五走進來的時候,趕忙放下手中的針線活,從炕上跳下來,滿臉笑容地說道:“吆,這不是老劉呵,是什么風把你吹來的?她又拍了一下馬錫五,這不是你們隊伍上那個管吃飯的老馬嗎?”劉志丹笑著說:“大娘的眼力真好,他就是那個管吃飯的老馬?!眲⒋竽镎写齽⒅镜ず婉R錫五坐在炕上后,就趕緊抱柴生火燒開水。她看見劉志丹的鞋襪爛得露出趾頭,衣服被樹梢掛得開了花,就叫來兒媳婦,趕快給劉志丹縫補衣服、鞋襪,劉大娘看見劉志丹黑瘦的臉,深陷的眼睛,不由得擦了一下淚水,疼愛的說:“看把你勞累成啥樣子了,又黑又瘦。好好在大娘這里歇息幾天,你們只管放心,咱們村子里保險的很,沒有一個外人?!眲⒅镜ず婉R錫五聽了劉大娘的話甚是感動,他們更加明白,只要為窮人的解放而斗爭,就會受到窮人的擁護和愛戴,就會到處有親人。他們喝了劉大娘的水,就要走。劉大娘說什么也不讓走,硬是把他們又推到了炕上,一定要做飯給他們吃。劉大娘上了炕,放下來兩個枕頭,親切的說道:“你們跑累了,躺下來休息會,大娘給你們做飯去?!?/span>
馬錫五
劉志丹和馬錫五確實是累了,躺在炕上一會就睡著了。劉大娘瞧著家里除了一些小米,什么也沒有。兒媳婦補好了衣服走過來低聲問:“媽,給老劉他們做什么飯吃呢?他們經常在外面跑,吃不上一頓好飯。是呀,家里沒有一點面,真急人。不給老劉他們吃點順口的,心里就是過意不去,讓我去別家借點面去?!眲⒋竽锵肓艘幌抡f:“別借了,我知道莊上誰家都沒有面。我倒想出一個辦法?!毕眿D高興地問道:“媽,你想出什么辦法?”劉大娘說:“咱家腦畔峁峁上不是種的蕎麥,我昨天見已有八分成熟了,我去割一些回來,你快去燒火做湯吧,把干蘑菇多放一些,把湯做的好好的?!?/span>
說著,拿上鐮刀、繩子就出去了。兒媳婦剛把湯做好,劉大娘就滿頭汗水的背著一捆蕎麥回來了。婆媳兩趕忙用手揉,用棍子捶。剛剛八成熟的活蕎麥,顆粒長得很牢,一下子揉不下來,捶不掉。把劉大娘累得滿身流汗,媳婦雙手揉得紅紅的。費了好一會兒勁才將蕎麥稈稈上成熟了的黑顆顆揉搓下來。劉大娘趕忙拿簸箕把雜物簸去,讓媳婦先在鍋里炒干,用碗在案板上壓碎,用籮子過成面粉。婆媳倆好不容易才弄成了幾碗蕎面粉。
這時,劉志丹醒來了。他看見劉大娘婆媳倆正忙著做飯,趕忙坐起來抱歉地對劉大娘說:“真給你老人家添麻煩了?!薄安宦闊?,你們是窮人的知心人?!眲⒋竽镎f著端來一盆水:“來,洗個臉,先精神精神,大娘給你做你喜歡吃的剁蕎面?!眲⒅镜ろ樖滞菩蚜笋R錫五,兩人跳下炕洗臉。劉志丹一看自己的破鞋爛襪子都縫補好了,破衣服也補好了,心里十分感激劉大娘婆媳倆。他邊洗臉邊想,快點把隊伍集合起來,窮人的日子也就好過了。
劉大娘是一把剁蕎面的好手,剁的蕎面又細又長,就像掛面一樣。劉志丹和馬錫五剛洗畢臉,劉大娘就把一碗香噴噴的剁蕎面端到炕上了,新蕎面澆上蘑菇湯,真是香味撲鼻,分外誘人。劉志丹端起碗吃了一口,問道:“劉大娘,你家的蕎面怎么這么新鮮好吃?”
馬錫五接上說:“這不像去年的陳蕎面?!?/span>
劉大娘聽說蕎面香,心里美滋滋地說:“你倆別問,只管好好地吃?!?/span>
劉志丹把碗放下說:“劉大娘,咱們一塊吃。他想劉大娘為他們吃這頓剁蕎面不知費了多大的心思哩!”
劉大娘見劉志丹放下了碗,呆呆地不知想著什么,便走到炕邊催促道:“老劉,你想什么呢,趁熱快吃嘛!”
“劉大娘,你這蕎面到底是哪里弄來的?”劉志丹還是沒有吃。
劉大娘笑著說:“好娃娃里,大娘不瞞你們說,家里哪有去年的蕎麥呢?這是我剛從蕎麥地割了一些八成熟的蕎麥,用碗壓了一些蕎面,剁了面條給你倆嘗嘗鮮。你們說對了,陳蕎面不會有這么香的!”
劉志丹和馬錫五聽說是新割來還未完全成熟的蕎麥,用碗壓成了面粉,剁成的蕎面條,不由得大吃一驚,感激和不安的心情,使他們實在吃不下去了。劉志丹激動地說:
“大娘,你老人家這樣招待我們,讓我們怎報答你呀?”
劉大娘說:“只要鬧紅成了事,我們窮人把心掏出來也舍得!”她雙手把碗硬遞到劉志丹和馬錫五的手里,低聲問道:“老劉,咱們的隊伍什么時候再來?”
“咱們的隊伍一定會來的,非把地主老財們統統打倒不可?!眲⒋竽锔吲d地說:“那好啊,真能那樣,我們窮人就有好日子過了!”
劉志丹對馬錫五說:“南梁的人民群眾,就是這樣真心實意地擁護革命,就是這樣把自己的命運同革命事業緊緊地聯系在一起的?!眲⒅镜じ訄远嗽谀狭阂粠Ы⒏锩鶕氐臎Q心。
馬錫五感動地連連點著頭說:”咱們趕緊把隊伍集合起來,開始戰斗吧!群眾盼著我們的隊伍勝利啊?!?/span>
“是的,群眾都在盼望著咱們的隊伍?!眲⒅镜ね绷艘幌埋R錫五,低聲問道:“你帶了錢嗎?還有幾塊。給我兩塊?!?/span>
吃過飯,劉志丹和馬錫五告別了劉大娘婆媳,臨出門,劉志丹把兩塊銀洋偷偷地放在炕邊,兩人順著平定川直奔稻水灣。
4、紅軍歌謠三首
(一)中央紅軍到陜甘
中央紅軍到陜甘,
男女老少喜開顏。
巷巷道道人擠滿,
前呼后擁潮一般。
又拍巴掌又把口號喊,
敲鑼打鼓聲震天。
金罐提著臊子面,
銀絲系著油糕串。
雞蛋糖餅香又甜,
白面饃饃筐里擔。
紅軍歷盡苦和難,
咱送飯食表心田。
(選自《華池民間文學》)
(二)唱紅軍
正月里來是新年,
紅軍哥哥來到南梁川,
頭上的帽徽光閃閃,
腳上又把麻鞋穿,
走起路來風一般。
二月里來冰雪消,
紅軍哥哥逞英豪,
紅旗前面開大道,
財主見了掉頭跑,
活像老鼠見了貓。
三月里來三月三,
紅軍駐扎寨子灣,
秣馬厲兵總動員,
要和仇團①決死戰,
軍號吹響山動彈。
四月里來四月八,
荔園堡子把仗打,
匪首梁邦棟被活捉啦,
繳來的槍枝密麻麻,
百姓拍手笑哈哈。
五月里來五端陽,
糯米粽子分外香,
一筐一筐抬營房,
親手剝給紅軍嘗,
窮人心向共產黨。
六月里來三伏天,
紅水河里能撐船,
河中漂著楊木板,
紅軍政策寫上邊,
二十六軍做宣傳。
七月里來七月七,
紅軍人馬走得急,
營房空空火已熄,
崖上盡刻鐮刀旗,
紅旗飄在人心里。
八月里來秋風涼,
紅軍走后心感傷,
街道就像遭寒霜,
關門閉戶凄惶惶,
淚眼汪汪向北方。
九月里來九重陽,
一氣跑到神山上,
祖師廟堂煙火長,
抽簽打卦問吉祥,
紅軍幾時回南梁?
十月里來小陽春,
窮人一起找紅軍,
雨霧迷蒙滿天云,
一程一程把路問,
找不見紅軍不死心。
(選自《華池民間文學》)
(三)當紅軍的哥哥回來了
(信天游)
雞娃子叫來狗娃子咬,
當紅軍的哥哥回來了。
一件汗衫擋窗口,
害怕惹來白惡狗。
知心的話兒沒說夠,
哥哥天不亮又要走。
一卷煎餅往哥懷里揣,
妹妹心碎口難開。
送哥送到大門口,
哥哥招手急步走。
送哥送到五里墩,
哥哥的面目看不真。
送哥送到十里坪,
只見荒草不見人。
站在山頭望不夠,
望出一輪紅日頭。
(選自《華池史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