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長征歷史

    紅軍長征在長汀

    2020-06-23 admin 從頭越 瀏覽1353

    一、紅軍長征在長汀概述

    “一川遠匯三溪水,千嶂深圍四面城”。風景秀麗的汀州山城始建于唐代,為閩贛邊界的歷史文化名城,如今是眾人向往的旅游勝地。

    蘇區時期,黨中央在汀江沿線建立了一條“地下紅色交通線”,周恩來、張聞天、瞿秋白、劉少奇、鄧小平、陳云等黨和紅軍領導人,就是從上海轉道香港,然后沿汀江航線到達汀州,再進入“紅色首都”江西瑞金。蘇區和紅軍的許多緊缺物資如食鹽、藥品、武器彈藥等,也是通過汀江航運到白區采購的。汀州成為中央蘇區最大的城市和紅軍的后勤基地。當年周恩來盛贊:“汀州的繁盛,為全國蘇區之最”。汀州“紅色小上?!钡拿雷u由此傳揚。

    1934年9月初,國民黨十幾萬大軍向松毛嶺進攻,直逼汀州、瑞金,紅軍長征的準備工作進入最后階段。劉少奇主持召開緊急會議,一方面組織擔架隊、運輸隊參加松毛嶺保衛戰,另一方面動員汀州人民在一個月內完成“收集5萬床被單”“借谷60萬擔”“募集草鞋20萬雙”“生產斗笠20萬頂”的支前任務,汀州紅軍被服廠、兵工廠的工人們日夜加班,趕制了大量的軍衣和彈藥。

    9月30日,紅九軍團在松毛嶺與敵軍血戰7天7夜后,奉命分兩路從鐘屋村向汀州轉移。10月3日,紅九軍團15000人于汀州會合,在寶珠門外的西郊駐扎了4天,汀州市動員了1900多青年加入紅軍隊伍,并給每個紅軍發了1件新棉衣、1條新夾被、3雙新草鞋、10斤口糧和2枚手榴彈。10月6日,紅九軍團作為長征隊伍的左翼后衛從汀州出發向江西瑞金、會昌開進,劉少奇以中央代表的身份隨紅八軍團出發長征。

    主力紅軍轉移后,國民黨軍隊向汀州進逼,福建省委、省蘇政府、福建軍區機關和閩西工農銀行等從汀州撤離,遷往四都山區堅持游擊戰爭,紅二十四師和長汀地方游擊隊3000多人在南山、河田一帶節節阻擊敵人,確?!笆路萃≈莶荒軄G”,全力掩護主力紅軍轉移。11月1日,國民黨三十六師占領汀州后,反動派殘酷鎮壓蘇區群眾,長汀全縣被毀村莊145個,被燒房屋34933間,被害干部群眾3237人。

    當年長汀全縣有17000人參加紅軍,大部分在蘇區反“圍剿”和長征中壯烈犧牲,到達陜北時僅存數百人,其中15人成為共和國的開國將軍?!凹t軍故鄉”長汀的輝煌歷史,永遠在我們心中閃光。

    二、長汀歷史概述

    長汀歷史悠久。據考古發現,舊石器時代,這里就有人類活動,至新石器時代,古閩族人在此繁衍生息。歷史上為州、郡、路、府所在地,八閩客家首府,“阛阓繁阜,不減江、浙中州”,曾是閩西政治、軍事、經濟、文化的中心,也是客家文化的發源地。

    據《讀史方輿紀要》,唐置長汀縣?!疤煜轮詵|,惟汀水獨向南,南,丁位也?!笨h名得自長汀村,因縣治遷此,故名。長汀村以境內有長汀溪為名。

    282年(西晉太康三年)為新羅縣境。

    736年(唐開元二十四年),福建經略使開福、撫二州山洞置汀州,于九龍水源長汀村置長汀縣,屬汀州。742年(天寶元年),改汀州為臨汀郡,758年(乾元元年),復名汀州,時縣治已附于州郭,后隨州治遷至東方口(宋名縣基嶺)縣治仍附州郭。769年(大歷四年)。又隨州治遷白石村,即今縣治所在。

    893年(景福二年),王潮克福州,稱留后,長汀縣屬王潮。909年(后梁開平三年),潮弟審之為閩王,933年(后唐長興四年),閩王王延鉤稱帝,改元龍啟,長汀縣仍屬閩。943年(閩永隆五年),閩富沙王王延政于建州稱帝,國號殷,改元天德,944年(天德二年),長汀縣屬殷,945年(天德三年),殷亡,長汀縣屬南唐。975年(宋開寶八年),南唐亡??h人宋版圖。985年(雍熙二年),長汀縣屬福建路。1278年(元至元十五年),改汀州為汀州路,長汀縣屬福建行中書省。1281年(元至元十八年),為囊加真公主賜地。1282年(元至元十九年),福建、江西二行中書省合并,置福建宣慰使司,長汀縣屬福建宣慰使司。

    1398年(明洪武元年),改汀州路為汀州府,1399年(明洪武二年),置福建行中書省,長汀縣屬福建行中書省。1407年(明洪武九年),改行中書省為承宣布政使司,長汀縣屬福建承宣布政使司。清代沿用明代制度。長汀縣始終為汀州、郡、路、府屬縣。

    1913年(民國二年),廢府建置,長汀縣屬汀漳道,隸福建省。1919年八年(民國八年),閩軍與護法軍協議,長汀縣屬護法區。公元1925年(民國十四年),復錄福建省。

    1929年3月,紅軍入長汀,建長汀縣革命委員會,為閩西、贛南第一個紅色縣組政權,蘇維埃政府于涂坊,屬閩西蘇維埃政府。1931年10月,建立汀州市蘇維埃政府于城關。12月,以南陽、才溪、通賢、畬心、涂坊、中屋村、水口、三洲、濯田等區建新汀縣,縣治設于濯田。以河田、四都、古城、長汀附城、汀東、童坊、張地等地為長汀縣,縣治設于河田。市、縣均屬西蘇維埃政府。1932年3月,建立福建省蘇維埃政府于汀州市;與此同時,撤銷新汀縣。才溪、通賢劃歸上杭縣,南陽劃歸新泉縣,其余各區并長汀縣。10月,分長汀縣東北部分地建立汀東縣于館前;1933年9月,分長汀縣近汀州市部分地區建立兆征縣,縣治設省蘇維埃政府內,均屬福建省蘇維埃政府。

    1934年(民國二十三年)11月,紅軍作戰略轉移,撤離中央蘇區。長汀復由國民政府統轄,改用民國紀年,仍合稱長汀縣,隸福建省第八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專員駐汀。翌年改隸省第七區解放軍接管長汀縣。18日,成立長汀縣人民政府,隸福建省第八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1951年至1997年,隸龍巖地區專員公署。1997年5月至2008年12月,隸屬地級龍巖市。

    日本少妇高潮久久久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