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長征歷史

    紅軍長征在桑植

    2019-08-04 admin 從頭越 瀏覽1432

    一、紅軍長征在桑植概述

    1935年11月19日,賀龍代表軍委分會下達了突圍命令。紅2、6軍團分別在桑植縣劉家坪的干田壩和瑞塔鋪的楓樹塔召開了誓師大會,賀龍、任弼時、關向應、蕭克、王震等領導親臨會場講話,進行動員。傍晚,紅2、6軍團主力6個師17個團21000余人告別湘鄂川黔根據地,分別從劉家坪、瑞塔鋪和桑植縣城出發,經小溪溝、蘆塘埡進入大庸縣,踏上了戰略轉移的偉大征程。

    據統計,桑植縣參加紅軍的有13000多人,犧牲5000多人,其中,僅1935年就有3000多人參加紅軍。

    二、紅軍長征過桑植大事記

    1、劉家坪會議

    1935年11月4日,中共湘鄂川黔省委和中央軍委分會在桑植劉家坪龍堰峪召開聯席會議,史稱“劉家坪會議”。

    會議認真分析了敵我形勢,認為敵兵增至140多個團30余萬,兵力超過紅軍10倍以上,已完成了對蘇區的包圍封鎖,敵情十分嚴重;蘇區面臨諸多不利條件,而且紅一方面軍已經北上陜甘,紅四方面軍退至川康邊界,紅二、六軍團陷入比較被動和孤立的境地。

    會議決定按照遵義會議的精神,堅決突圍至湘黔邊的芷江、晃縣、玉屏一帶,爭取在貴州的石阡、鎮遠、黃平地區,創建新的根據地。

    劉家坪會議是一次關乎紅二、六軍團生死存亡的重要會議。在生死抉擇之際,賀龍、任弼時等紅二、六軍團領導人,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做出了正確的戰略決策,決定立即實行戰略轉移,從而開始了長征。

    2、紅十八師的留守和轉移

    劉家坪會議決定,紅六軍團十八師留守根據地,迷惑和牽制敵人,掩護主力撤離。此時的十八師,由原主力五十三團1500人,地方干部、游擊隊700余人新組建的五十二團,加上省直、師直機關、野戰醫院共3000余人組成。師長兼政委是有“游擊專家”之稱呼的張正坤,參謀長劉風,政治部主任李信。

    為執行牽制迷惑敵人、掩護主力突圍的任務,11月18日夜,紅十八師從龍山茨巖塘向保靖方向發起佯攻,把湖南方面的敵軍引向酉水南岸。11月19日,又突然掉頭向西北方向急進,做出攻打龍山和來鳳兩座縣城的樣子,誘使湖北方面的敵軍調兵遣將固守兩城。

    紅二、六軍團主力突圍轉移后,完成牽制任務并與敵人周旋。12月8日,根據紅二、六軍團總部電令,十八師從茨巖塘東北方向跳出敵人的包圍圈抵達桑植縣上河溪。連續多日繼續與敵作戰周旋。

    12月15日,紅十八師在陳家河召開誓師大會。16日,紅十八師在陳家河的杜家洛渡過澧水中源,揮師西進。17日在龍家寨宿營,18日抵達龍山縣木油寨,19日,五十二團誤入敵人警戒區,傷亡慘重。

    紅十八師先后經過湖北來鳳縣卯洞、咸豐縣忠堡等地后,在1月2日經黔江的馬喇湖、甘溪抵酉陽縣境,經菊花壩、三岔壩等地南進,1月7日進抵川黔邊的南腰界,轉而進入貴州,經沿河、松桃、印江等縣,于10日到達江口縣的茶寨。

    1月11日一大早,紅十八師向江口縣城進發,六軍團軍團長蕭克、政委王震等人親自出城20多里迎接英雄的十八師的到來。

    紅十八師歷時49天,由3000多人減少到不足800人,出色地完成了牽制敵人的艱巨任務后,神奇地與大部隊會合。

    三、桑植概覽

    桑植上古史籍稱古西南夷地,夏、商屬荊地,西周屬楚地,春秋屬楚巫郡慈姑縣,西漢至宋,相繼屬武陵郡充縣、天門郡縣、臨澧縣、崇義縣、慈利縣等。宋仁宗年間,桑植推行土司制度,設桑植宣撫司。因司治桑植坪而得名(今五道水鎮芭茅溪境內)。元、明、清因襲宋制,至清雍正五年改土歸流,七年(1729年)設桑植縣,沿襲至今。

    1949年10月16日,中國人民解放軍解放桑植,建桑植縣臨時人民政府,次年3月29日成立桑植縣人民政府,隸屬永順專署,1952年撤銷永順專署,改由湘西苗族自治區代管,1954年4月自治區改為自治州。1988年5月經國務院批準成立大庸市,桑植縣劃歸大庸市管轄,1994年4月大庸市更名為張家界市。

    桑植縣是賀龍元帥的故鄉、紅二方面軍長征出發地,隸屬國際旅游新城——張家界市。東界世界自然遺產保護區——武陵源風景名勝區,南依張家界市區,西接猛洞河、芙蓉鎮,北鄰湖北宣恩、鶴峰,是湖南通往祖國西北的北大門。境內自然風景奇特秀麗,民族風情神秘濃郁。全縣總面積3474平方公里,擁有28個民族,總人口45萬人,其中以土家族、白族、苗族 為主的少數民族占總人口的92.6%。

    桑植是一片綠色的海洋。擁有中國首批、湖南省首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八大公山原始森林,這里已被納入中國“人與生物圈保護區(MAB)"和中國"具有全球意義的17個生物多樣性關鍵地區之一”,以及全球200個重要生態區之一。同時還擁有峰巒溪國家森林公園1個,九天洞赤溪河、婁水省級風景名勝區2個,是名符其實的天然氧吧、生態綠色海洋。

    桑植是一塊紅色的土地。偉大的賀龍元帥的故鄉,中國工農紅軍第二方面軍萬里長征出發地,也是湘鄂邊、湘鄂西、湘鄂川黔根據地的中心地,賀龍故居、賀龍紀念館和紅二方面軍長征出發地已先后被列入全國紅色旅游精品名錄。

    桑植是一個彩色的家園。多民族聚居在此,伴隨產生了燦爛絢麗、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其中以桑植民歌、桑植民族仗鼓舞為代表的多項文化旅游資源已先后被列入國家、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桑植被授予“中國民歌之鄉”稱號。

    日本少妇高潮久久久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