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駕重走紅二六軍團長征路
(中篇:四川段)
第十五站 四川省得榮縣
5月10日晚,離開云南進入四川,因“得榮紅軍長征陳列館”已下班關門,只好又返回數公里進入云南,在金沙江畔一個路邊小旅館住宿一晚,枕著金沙濤聲,體驗感十足。5月11日晨,再次來到“得榮紅軍長征陳列館”參觀。
“得榮紅軍長征陳列館”一側的中國工農紅軍巖體軍旗,竣工于2022年8月,面積為1936.57平方米,寓意中國工農紅軍第二軍團1936年5月7日進入得榮縣。經世界紀錄認證(WRCA)官方人員現場審核,被確認為“修建于巖體上最大的旗幟”。
1936年5月5日,紅二、六軍團經過中甸(香格里拉市)休整后,兵分兩路分別從四川省的得榮縣和鄉城縣北上。紅二軍團離開中甸縣城渡過崗曲河,向得榮縣進發。紅軍橋正是當時紅二軍團進入四川省西康地區過的第一座木制伸臂橋。為紀念紅軍長征,1956年該橋重建并被命名為“紅軍橋”。
紅二軍團四師在翻越得榮縣扎納亞山口時,當地土匪勢力企圖阻止紅軍前進,由此打響了紅軍進川北上的第一戰。在這場戰斗中,四師參謀長湯福林英勇犧牲,湯參謀長是紅軍長征在甘孜途中犧牲的最高級別將領。
(金沙江畔小旅館)
第十六站 四川省巴塘縣
5月12日,從得榮縣進入巴塘縣后,沿路有多處“長征國家文化公園巴塘段”展示牌,將長征歷史簡潔地展示給路人,值得點贊!
1936年5月14日,賀龍總指揮率紅二軍團前衛四師從甘孜州得榮縣沿金沙江北上進入巴塘,6月20日經歐帕拉山離開巴塘縣境,歷時38天,跋涉約360公里,經歷大小戰斗5次。
由南往北的紅軍長征路(自駕時大體上走的是215國道),和由東往西的318川藏線在巴塘境內重疊。因5年前騎行過川藏線,也算得上舊地重游。對喜歡戶外的人來說,走一次318川藏線去拉薩是夢想,真正上路后,人多車多路上擁擠(在水磨溝遇見了一堆來自武漢的游客,結伴自駕去西藏),不見得是最佳旅游線路。